- UID
- 28003
- 注册时间
- 2008-11-15
- 最后登录
- 2022-9-28
级别:成电校友
- 积分
- 3371

- 精华
- 3
- 帖子
- 5773
- 威望
- 35 点
- 水滴
- 2311 滴
- 在线时间
- 2589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3-8-6 21: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shu 于 2014-12-11 19:41 编辑
第五期 2013-08-04
题目:贾宝玉的前世今生
主讲人:天枢
听众:散雲、张生、子渔等
目录:
一、凡例与开篇
二、两个神话
1、《红楼梦》的主旨
2、弃石与神瑛下世的迷雾梳理
1)、问题的出现
2)、问题的猜测
3)、版本简述
4)、从脂批本与程高本神话的对比看弃石与神瑛的关系
5)、通灵玉与弃石对应的蛛丝马迹
6)、从“木石前盟”看贾宝玉与神瑛的对应关系
三、关于补天神话
1、补天神话的寓意
2、补天神话的溯源
3、顽石点头与《红楼梦》
一、凡例与开篇
天樞 19:34:02
无才可与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天樞 19:34:12
念这么几句定场诗,给您说这一段《天违人愿书难续 石乱红尘谁可知》。
天樞 19:34:47
要听书从第一回开始看,要说这第一回从哪里开始,却大有讲究。
天樞 19:35:19
不知道张生有没有去找一本来读
天樞 19:35:22
通行本: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天樞 19:35:33
脂批本: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天樞 19:35:48
这是两种开头
天樞 19:36:24
怎么回事呢?原来胡适收藏的甲戌残本开篇有一个“凡例”,他本皆无,而这凡例却又很耐人寻味,所以校订通行本的时候就将凡例的第五条做了些改动,放入第一回。第五条首句本是“此书开卷第一回也”,改成“此开卷第一回也”,本是全书之外的介绍语气,改后放入第一回作为开头,变成了作者自述的语气。周汝昌有言:不读凡例真遗憾。我读杨树达的《极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一书时说“不读序言真遗憾”,其致一也。
天樞 19:37:19
另外还有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凡例不是出自曹雪芹之手,大概是脂砚斋的手笔,这样的话,凡例第五条归入正文就使下面这首诗归于曹雪芹的名下了:
天樞 19:37:28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天樞 19:38:06
其中,颈联的“红袖”、“情痴”分别指的是脂砚斋和曹雪芹
天樞 19:38:22
关于二人的关系,周汝昌的考证已经获得多数人的同意,即脂砚斋是女性,而且与曹雪芹关系非同寻常,还很可能就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这里只略举一例,更多考证请参考周汝昌的书
天樞 19:39:03
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天樞 19:39:26
因此再来读此诗的颈联,细品其语气则大有意味。
天樞 19:40:51
关于脂砚斋的说法,还有作者说、叔父说和兄弟说等,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不否认脂砚斋与本书的创作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脂批《石头记》与金批《水浒》或毛批《三国》等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脂批里有大量的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本意的话,可以说是不读脂批真遗憾。
二、两个神话
1、《红楼梦》的主旨
天樞 19:41:23
闲话少叙,为什么要听书从第一回开始看呢?
天樞 19:41:51
这开篇第一回中有个楔子,乃是从女娲炼石补天说起,这种以一个高于主要故事本身的视角开篇的形式是“四大名著”的共同特点
天樞 19:42:14
开篇有两个神话
天樞 19:42:21
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天樞 19:42:32
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了一块石头,这石头经过锻炼后灵性已通,被一僧一道带入红尘,经历一番故事
天樞 19:42:45
在灵河岸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仙草,因为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要下世报答,以一生的泪水还债,于是仙草和神瑛下世经历一番故事。
天樞 19:43:35
于是后面就有了众所周知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然而此书果然只讲爱情么?
天樞 19:44:53
作者曰: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凡例第五条)
天樞 19:45:20
脂砚斋曰: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甲戌侧批:四句乃一部之总纲。】(第一回)
天樞 19:45:33
无材可去补苍天,【甲戌侧批:书之本旨。】
天樞 19:46:15
其实我觉得曹雪芹之言都是自卑自谦的话,实际上他却用一部小说诠释了传统中华文化的精髓,起初他可能因为愤世嫉俗而写了大量的宫廷斗争,但后来又全部将真事隐去(刘心武的“秦学”很有代表性),将“仁爱”(情不情)的主题发挥到极致。
张生 19:46:45
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张生 19:46:50
这句话我最是喜欢了
散雲 19:47:09
张生抓住了关键
张生 19:47:24
嘿嘿,都是田鼠锅教导有方
天樞 19:48:05
说《红楼梦》主题为色空之说,就像说兰亭序“夫人之相与”后一大段的“悲观主义”不符合王羲之的性格一样,《红楼梦》正是在一个悲剧故事中展现人世间的大爱。
(
散雲 19:48:36
说到兰亭。
天樞 19:48:54
怎么呢
散雲 19:48:58
郭沫若指责兰亭为假的一段论述也很让我不解
散雲 19:49:09
毕竟郭沫若不是不学无术之人
张生 19:49:14
嗯,兰亭人之相与之后的文字我也有点儿迷茫
天樞 19:49:21
善于体会领导的意思
张生 19:49:41
嗨,散云,要看郭沫若的人品,先从他的情品看吧
散雲 19:49:41
他说,夫人之相与以后是后人加上去的
散雲 19:50:01
天枢说的倒是很客观
散雲 19:50:22
黄侃的情品也不高,但是人品不差。
张生 19:50:22
兰亭论辩的东西,我现在是感觉郭沫若错的
天樞 19:50:35
我觉得那一段就是儒家跟道家思想在一个知识分子身上的冲突
张生 19:50:46
两者不能如一的,我始终是看不大上
天樞 19:50:46
郭沫若以前对兰亭的态度不是那样的
天樞 19:51:01
有空可以聊聊兰亭
)
天樞 19:52:44
作者自谓的无材补天,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在第二回贾雨村的“正邪二赋论”中阐述的非常明白:
天樞 19:53:10
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云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散雲 19:54:27
快哉是言
2、弃石与神瑛下世的迷雾梳理
1)、问题的出现
天樞 19:54:21
刚才提到开篇楔子的两个神话,与本题何干呢?
天樞 19:55:03
这就是本次要讨论的弃石、神瑛下世后到底哪个是哪个。
天樞 19:55:16
我读书通常粗心的很,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周汝昌精校本<红楼梦>》的一条注释:
天樞 19:55:33
雪芹原意绛珠草感激神瑛灌溉之恩,故亦随之下凡,以类还债。此还泪一案情事甚名,而石头只是“夹带”于此案中,而一同下凡者,与神瑛为两人两事。而绛珠误认貌同之“假玉”为真(甄宝玉),此书精神奇幻之原旨。
天樞 19:56:11
两个神话的大概情节我在前面概括了一些
天樞 19:56:18
如果真是这样,真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了。
天樞 19:58:32
这个弃石、神瑛与宝玉、通灵玉等的对应关系的矛盾,可以说是伴随着本书而诞生的,比较 早的,在高鹗程伟元续书的时候大概就有了这个疑问,于是按照他们的理解,一百二十回的程本作了改动,说神瑛侍者是警幻仙子给弃石取的新名号:
天樞 19:58:56
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那时这个石头因娲皇未 用,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 霞宫居住,就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灵河岸上行走,看见这株仙草可爱,遂日以甘露 灌溉。”(程甲本)
2)、问题的猜测
天樞 19:59:43
因此,根据这两种不同说法,我又结合各种说法拟出几种可能:
天樞 20:00:25
1、弃石与神瑛侍者二者为一,到红尘中成为贾宝玉,通灵宝玉只是一个表明身份的证物。— —高鹗、程伟元、朱淡文等主之
2、弃石偷得了神瑛侍者的形象,幻化出贾宝玉这个形象,通灵宝玉与贾宝玉二者实际为一, 神瑛侍者转世成为甄宝玉。绛珠仙草下红尘还泪错认贾宝玉为神瑛侍者,演绎了一段冤孽之 案。——周汝昌、刘心武等主之
3、神瑛侍者到红尘中成为贾宝玉,弃石化为(自化与被化)通灵宝玉。甄宝玉未知。
4、弃石的“形”“质”分开,分别幻化为通灵宝玉与甄宝玉是行文叙述方式的需要。让通灵 宝玉作为记录者随男主角贾宝玉身上,以便完成“石头”是作者,曹雪芹自己仅仅做批阅增 删、篡目分回和题书名的工作的独特视角。
5、贾宝玉是三生石(无论在仙界还是红尘,都在绛珠仙草或林黛玉身边),甄宝玉是神瑛侍 者,通灵宝玉是弃石。
6、曹雪芹故弄玄虚,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有些事情就是弄不清楚,也是一种艺术手段 ,或因为其他原因故意隐去,“神瑛侍者”即“真玉”,“真玉”即“假玉”“, 假玉”即“ 石头”“, 石头”即“通灵玉”,你能弄得懂吗?
7、这些形象之间本没有什么确定的对应关系。。“石头”所居之所为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实为荒唐无稽之谈也。“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虚无缥缈之谓也。“还泪”一说,不过 是为现境中宝黛自由爱情的发生发展找寻一个借口。
(脂批:第一回的“大荒山无稽崖”处,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荒唐也,无稽也 ”;“青埂峰”处眉批“自谓落堕情根无补天之用”。)(不过脂批所谓荒唐无稽,切不可 认为作者为荒唐无稽之文也!)
天樞 20:01:19
一会根据文本的线索对这些猜测进行讨论
张生 20:01:58
那个甄宝玉在文章中有没有啊?这个人物出现了没?
天樞 20:02:13
有的
天樞 20:02:28
而且开篇的贾雨村演说荣国府就提到了
3)版本简述
天樞 20:04:57
解决问题自然要去读原文,但原文到底是怎么写的呢?程高本自然动了手脚,然而不同的脂 批本却也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是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冲突。
天樞 20:05:24
简要说一下脂批的版本
天樞 20:05:32
脂批本的流传主要靠历代的传抄,传抄过程中自然会引起不同程度 上的背离原作,现在大概存有12中版本:戚序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宁本、甲辰 本、梦稿本、蒙府本、舒序本、郑藏本、靖藏本、列藏本等
天樞 20:05:48
其中甲戌本为现存最早抄本,存16回,保留了其他版本中所无的大量文字,而庚辰本则被冯其庸称为保存曹雪芹原意最多的版本。
天樞 20:06:36
当年鲁迅先生写中国小说史略时候读的是戚序本
散雲 20:06:52
是的
天樞 20:07:06
大家就是不一样,一眼识破
散雲 20:07:22
戚蓼生
天樞 20:07:36
张爱玲十几岁读红楼,到八十几回的时候忽然觉得暗无天日,一点意思都没有
散雲 20:08:43
张爱玲写了一本书:红楼梦魇
4)、从脂批本与程高本神话的对比看弃石与神瑛的关系
天樞 20:07:57
而关于这两个神话,庚辰本与其他版本大同小异,与甲戌本对比却少了中间的一段文字。
甲戌本:
天樞 20:09:02
甲戌本:
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艾 ,日夜悲号惭愧,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骼不凡,丰神迥异 ,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 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 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 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 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 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 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 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 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 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 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 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 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
天樞 20:09:13
庚辰本:
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艾 ,日夜悲号惭愧,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骼不凡,丰神迥异 ,说笑笑来至石下,席地而坐,长谈,见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 拿。
天樞 20:11:19
此处的区别有两种可能:一是传抄遗漏,为了贯通文意而作了改动;二是作者后期进行了修 改,删掉了这一段文字。
天樞 20:11:49
从我的主观角度来看,甲戌本的这段文字我很喜欢,所以不愿意接受第二种可能。
(
子渔 20:11:53
有没有考证红楼诗词的?
天樞 20:12:18
是说诗词中的伏线么?
子渔 20:16:32
我只是单纯对诗词感兴趣而已
天樞 20:16:51
单纯感兴趣直接读读就好了,需要什么考证么?
子渔 20:17:31
以前和同学一起聊,这里面的味道可有滋味了
)
天樞 20:13:24
但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没有涉及到矛盾的产生。只是弃石变成美玉的主动与被动之别而已。
天樞 20:13:38
程高本以庚辰系统为基础,改为:
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来自去,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 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 得骨骼不凡,丰神迥异,来至石下,席地而坐长谈,见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 大小的可佩可拿。
天樞 20:14:39
另一神话脂批本为: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
散雲 20:14:53
孙悟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贾宝玉的妈真厉害,蹦出个石头来。
天樞 20:14:55
程高本改为: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 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她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 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 ,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散雲 20:15:10
你说,是肾结石还是什么结石?
天樞 20:15:19
此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嘿嘿
散雲 20:15:46
三生石上旧精魂。。。
天樞 20:15:58
程甲本将“近日这神瑛使者凡心偶炽”一段删去,目的是石头本已要去红尘,怎么能近日“ 凡心偶炽”呢。而且弃石“因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后面却又说他“落 得逍遥自在”,所以程高本改得自然有问题。
散雲 20:16:41
以此看来,倒是程高多想了
天樞 20:17:17
而朱淡文则认为:
神瑛与绛珠的神话同青埂峰顽石的神话有着密切的然而又是若隐若现的联系。青埂峰顽石与 神瑛侍者是二而一,一而二。明敏的读者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联想体认出神瑛即顽石的人格
化。并不需要小说点明神瑛系顽石之化身(如程高本)。
瑛是“似玉美石”(《玉篇》) ,瑛而冠以神,该即已通灵性,具有知觉、意识、思想及感情 的假玉真石。青埂峰顽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又经茫茫大士施以幻术,变成通灵宝 玉,故神瑛是假,顽石是真,神瑛与顽石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神瑛侍者就是那人格化了的青 埂峰顽石。程高本让警幻仙姑封青埂峰顽石为神瑛侍者,把曹雪芹“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寓 意全部坐实,可谓大杀风景。
散雲 20:17:36
补天之石既然已化为天之一体,自然不能自由。没有补天者倒是可以自由逍遥。
天樞 20:18:19
而曹雪芹却因为它不能补天而感慨
子渔 20:18:44
有才而无用
天樞 20:18:47
通灵即弃石的证据
第八回中,当宝钗欣赏宝玉的“通灵玉”时,看到“通灵玉”的正面写着两句话:“莫失莫忘( 读如亡),仙寿恒昌。”其反面注明此玉的奇处:“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文中写 道:“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 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天樞 20:19:04
一会谈补天的事 嘿嘿
散雲 20:19:06
恩。就像很多热你感慨宝玉不喜”经济”一样
散雲 20:19:28
或许,无用之为大用才是其本意吧。
散雲 20:20:13
好,请天枢哥继续
5)、通灵玉与弃石对应的蛛丝马迹
天樞 20:20:08
第三回宝玉摔玉,侧批云:
试问石兄,此一摔,比在青梗峰下萧然坦卧何如?
第八回宝钗接过玉来,托于掌上,双行批云:
试问石兄,此一托,比在青梗峰下猿啼虎啸之声何如?
第八回写袭人将通灵玉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双行批云:
试问石兄,此一渥,比青埂峰下松风明月如何?
第二十一回宝玉说袭人“这会子你又说我恼了,我何尝听见你劝我什么话了”,侧批云:
这是委屈了石兄
第二十二回湘云着恼,宝玉急得起誓,有侧批云:
玉兄急了
接着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有侧批云:
回护石兄
因此周汝昌说:“可见玉兄、石兄并用,指的就是书中的宝玉,玉即石,石即玉,压根儿没 有分为二者之说。”
天樞 20:20:53
我觉得,脂砚斋的批语用很严谨的逻辑思维来推论未必可行,但这三个“试问石兄”却是确 指青梗峰下的弃石。则通灵宝玉对应弃石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了
6)、从“木石前盟”看贾宝玉与神瑛的对应关系
天樞 20:21:59
贾宝玉与神瑛的关系我从“木石前盟”来找证据
散雲 20:22:19
都道是金玉良缘。。。
天樞 20:22:23
木为绛珠仙草,石为神瑛侍者,绛珠草即古神话中的灵芝草,瑛即是似玉之石。具体考证可 参考朱淡文的《<红楼梦>神话论源》。【脂批: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
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 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 乡去安身乐业。"【甲戌侧批:何不再添一句"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
第三回: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 到如此!”【甲戌侧批:正是想必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见过。】……宝玉看罢,因笑道: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第一回,僧人讲述神瑛与绛珠草之间的情缘时,脂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 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 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听《红楼梦》十二支曲,其中《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 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天樞 20:26:39
大凡提到木石姻缘,都有贾宝玉的份,所以贾宝玉大概就对应神瑛
天樞 20:27:23
但甄宝玉为何,这大概是造成矛盾的一大因素。
天樞 20:27:34
脂批:“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宝玉之文 ,则为甄宝玉传影。”
天樞 20:27:51
可惜下半部对甄宝玉的描写却不得而见了,程高续本不曾读过,不做讨论。
三、关于补天神话
1、补天神话的寓意
天樞 20:30:35
今天这个话题其实小的很,我也只仅作这些探索,目的是穿插一些红楼梦的知识,主要是为了逼张生了解一些
天樞 20:30:46
下面还有一点话题
天樞 20:31:19
这就说到补天了
散雲 20:31:27
好
天樞 20:31:38
作者对于补天是有自己的寓意的
天樞 20:31:43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 ,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 世,【甲戌侧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
天樞 20:32:36
业类补天,功均拄也。(《文选•新漏刻铭》)
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旧唐书•音乐志》)
(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宋史•赵鼎传》)
我最怜君中霄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 用韵答之》词)
陈蜕《列石头记于子部说》:“以补天石,谓非此则世不治也;胎中带来,谓此则人性不灵 也。”
天樞 20:33:12
雪芹应该是按用了这个寓意
散雲 20:33:23
曹雪芹真是寄慨遥深
散雲 20:34:44
我觉得,书中说贾宝玉不喜欢科举功名,也有这个寓意在
天樞 20:35:34
作者自恨无才补天却涉及了一个不想补天的人
2、补天神话的溯源
天樞 20:34:03
有人说,《红楼梦》开头以石头入手是受了《西游记》的影响
天樞 20:34:13
这个说法就不得而知了
散雲 20:35:17
这个只是神话的外衣比较像,所取的主旨是不一样的吧。
天樞 20:34:28
而朱淡文的发现却提供了另一个可信的源头
朱怎么说
天樞 20:35:50
曹雪芹祖父曹寅有一首古风《巫峡石歌》,描述了一块女娲补天所剩的石头
天樞 20:36:43
天樞 20:38:03
我找得好苦,把曹寅的诗集翻了好几遍才看到
天樞 20:39:20
曹寅诗:“娲皇采炼古所遗,廉角磨砻用不得。”可联想到《庄子》“材与不材”之论,见《 内篇 逍遥游》最后一部分及《外篇 山木》等,禀正邪两气而生的贾宝玉可谓正处在“材与 不材之间”,贾雨村谓之“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恐怕这个创作思 路也影响着贾宝玉的结局。
天樞 20:40:24
说到这里不禁感叹,令贾宝玉极为反感的贾雨村,竟是他的第一知音。
散雲 20:40:35
呵呵
散雲 20:40:45
我也很反感贾雨村
天樞 20:40:54
《诉肺腑心迷活 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一回,宝玉说“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有人说 这是贾雨村为了讨好贾政的世故手段,殊不知这里还有一层知音之意,究竟不知八十回后还 会叙及二人的什么故事,叹,叹……
散雲 20:40:56
我也很反感贾雨村
天樞 20:42:26
贾雨村,一个不能免俗的读书人,历代大多此类,安知我以后不是如此
散雲 20:42:46
你学不了他
散雲 20:42:52
天性决定了
散雲 20:42:56
改不了的
天樞 20:45:30
贾雨村很多地方来看都不是俗人,但身在世俗,大多数做官的人能这样也就罢了,判葫芦案时还有些恻隐之心呢
天樞 20:47:03
我现在不敢鄙视他们,等以后如果我坚持住了再鄙视
散雲 20:47:16
我是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3、顽石点头与《红楼梦》
天樞 20:46:00
后面就还有一个小联想了
天樞 20:47:22
《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盘经》,群石皆点头。”
传说道生法师因为坚持“众生皆有佛性”,不容于寺庙,被众人逐出。回到南方,他住到虎 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众石头讲《涅盘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 点头示意。
散雲 20:47:32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天樞 20:47:57
而《红楼梦》中的顽石却因一僧一道谈论红尘中荣华富贵而打动凡心,对比起来可大有味道 。
散雲 20:48:30
一阐提皆有佛性,皆得成佛。
散雲 20:49:15
道生当时是因为经书翻译的缘故
散雲 20:50:16
后来大乘的经书翻译过来之后,大家才发觉道生是对的。但当时他却不得不被迫离开
散雲 20:50:49
就是著名的一阐提皆有佛性
天樞 20:51:05
我查这个时候看到了
天樞 20:51:14
如果说后面贾宝玉出家了的话,那中间这一主要内容就成了讲述的佛法了,整部小说则仅成了宣传佛法的主题,散云能同意么?
散雲 20:52:25
这个解释狭隘了吧?不过你的梳理倒是言之成理。能成一家之言。
天樞 20:53:53
今天就准备这些,聊红楼梦我是很不行,因为只读过一边多点,可算是大胆妄为了
(补充结论:
从以上的简单考证来看,曹雪芹笔下的神话故事与红尘故事的人物之间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补天弃石与通灵宝玉的对应和神瑛侍者与贾宝玉的对应关系是比较明晰的,但是在塑造红尘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等时贾宝玉却优劣弃石的性格,于是让人弄不清,从书中通灵玉丢失的情节来看,或许可以这么说,弃石化为通灵玉,成为神瑛转世(宝玉)后的灵魂,或者其灵魂的组成部分。 ——天枢于2014.12.11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